作者: Ho-Meng-Qi

65 篇文章

退出还是坚持?
林默的区块链安全公司被收购,对方开价2亿。当晚,他开车到公司楼下,看着加班的技术团队,想起4年前在地下室通宵的日子。 第二天,他拒绝收购,改为引入战略投资。5年后公司独立上市,估值翻10倍。事后他说:“如果当时卖了,我们只会是巨头的螺丝钉。” 启示:创业的终点不一定是财务自由,也可能是未竟的野心。
生死转型
徐敏的跨境电商ERP系统因政策变化损失70%客户。账上资金撑不过半年,合伙人提议裁员。 一次偶然,她发现老客户中有人用他们的系统管理线下仓库。“为什么不做全渠道零售解决方案?”团队咬牙用45天重写核心模块,新版本反而打开了更广阔的传统零售市场。 启示:绝境中的客户需求,可能是转型的灯塔。
抄袭风波
徐小川的团队开发了一款儿童编程游戏,上线半年用户破10万。某日,员工突然发来链接:“老板,他们连界面颜色都没改!”——一家大厂推出了几乎一模一样的产品。 律师函交涉无果,团队士气低迷。徐小川决定“反向操作”:在官网挂出对比图,标题《致敬还是抄袭?让用户投票》。争议引发热议,媒体跟进报道,大厂最终下架产品。 启示:小公司的武器是敏捷和用户忠诚度,硬刚…
融资陷阱
徐敏的AI简历筛选项目被投资人看中,对方承诺500万天使轮,条件是她必须放弃技术主导权,改用投资方指定的“更商业化”的架构。 团队争吵整夜:技术出身的CTO坚决反对妥协,而COO认为活下去优先。最终徐敏拒绝条款,用积蓄续命3个月。 转折点来自一场黑客马拉松。他们的算法获得亚军,被一家HR巨头以收购部分股权的方式注资,保留了核心自主权。 启示:资本是…
第一个客户
凌晨3点,李岩盯着屏幕第17次调试代码,创业3个月,团队只剩他和大学室友王柯。他们的SaaS工具帮小企业自动化报表,但迟迟没有客户。 转机出现在一场行业展会。某食品厂老板老张抱怨:“每天手动整理Excel,错一个数全盘皆乱。”李岩当场演示系统,老张将信将疑:“试用一个月,行就付钱。” 首单收入2万元,却因服务器崩溃丢了数据。两人连夜修复,自掏腰包给…